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簡稱《公約》)秘書處將舉行系列宣傳活動,受《公約》代理執行秘書穆雷瑪女士邀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為該活動發表視頻講話。
黃潤秋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們的健康、食物、燃料和生產生活資料都來源于大自然的饋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是關乎全人類福祉和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
黃潤秋表示,中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量已達1.18萬個,面積超過1.7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8%,提前實現了愛知目標的要求。中國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25%,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保護,固碳量約占全國總固碳量的45%。
黃潤秋強調,當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多樣性面臨嚴峻挑戰,氣候變化、物種喪失、棲息地破壞仍未得到遏制。“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制定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我們正在朝著扭轉生物多樣性惡化趨勢的正確方向前進。作為《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東道國,中國將與各方一道,致力于推進“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制定,將COP15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締約方大會。中國愿與各界勠力同心、共克時艱,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