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谷樹忠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 迎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姜克雋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研究員 劉長松
近年來,氣候變化日益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發表重要講話。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期間進一步強調:“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對相關行業和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需如何積極應對?
一、既展現大國擔當,又是美麗中國內在要求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該目標意味著什么?
陳迎:碳達峰與碳中和二者聯系密切,是一個目標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與2035年中國現代化建設第一階段目標和美麗中國建設第一階段目標相吻合,是中國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第二階段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巴黎協定》提出的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以內并努力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相一致,與中國在21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美麗中國的目標相契合。
2020年可以說是“碳中和元年”,各國在更新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同時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呈現積極勢頭。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并積極行動,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將為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環境挑戰、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注入信心。
劉長松:這一承諾順應了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大勢,是提升全球氣候治理領導力與話語權的重要途徑,對深化國內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從全球層面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我國主動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利于應對國際減排壓力,在應對氣候變化與加強國際合作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從國內來看,我國當前的生態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的向往還有不小差距,加快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有利于減輕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沖擊,協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谷樹忠:中國將建成一個什么樣的現代化國家,是全球關注的國際話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并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在《巴黎協定》的達成、生效、落實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的態度始終鮮明而堅定,目標如一而篤定,行動迅速而有力。
二、制度、人才、國土等突出優勢成履約保障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哪些優勢和短板?
陳迎:從排放總量看,我國碳排放總量巨大,2020年約占全球的29%,是美國的2倍多、歐盟的3倍多,實現碳中和所需的碳減排量遠高于其他經濟體。從發展階段看,歐美各國經濟發展成熟,碳排放進入穩定下降通道,而我國GDP總量雖躍居全球第二位,但人均GDP剛突破1萬美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發展的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碳排放尚未達峰。要統籌協調社會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轉型、能源低碳轉型,難度很大。同時,我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相應地,所要付出的努力也遠遠大于這些國家。
谷樹忠:一方面,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短板較為明顯: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我國仍處于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能源需求旺盛,抑制能源總量、全面碳減排任重道遠;發達國家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我國產業結構中制造業仍占較大比重,產業轉型任重道遠;發達國家以非煤能源為主體能源,而我國盡管已成為風、光伏、水發電能力最大的國家,但仍以煤為主體能源,能源結構轉型任重道遠。
另一方面,我們在制度、人才、國土等方面優勢突出,為實現目標提供了充分保障。未來,我國可通過健全法制、改革體制、創新機制、完善規制,通過政策引導、科技進步、人才支撐、投入保障,持續有效地推進產業革命、能源革命、貿易革命,確保如期實現目標。
姜克雋:需要看到,發達國家在技術研發、企業轉型方面已經走在前面,這對我國能源轉型、經濟轉型的技術支撐造成不小壓力。中國企業要盡快設置與國家碳中和相一致的碳減排目標,并在技術研發和企業轉型路徑上進行部署,以期在經濟轉型中贏得先機。
劉長松:我們的優勢和機遇至少有如下幾點:
可再生能源發展具有規模優勢,能源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30%左右,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大幅下降,從2012年占比68.5%下降到2020年的56.8%。
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20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15.9%,均超額完成了2009年承諾的目標。
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持政策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綠色債券快速發展,為清潔能源企業融資帶來便利,國家碳市場的啟動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加大節能降碳領域投資力度。
三、實施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有專家預計,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持續推進,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領域會受到較大影響。這些領域應如何科學應對?
谷樹忠: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對能源生產部門影響最大,其次是能源主要消費部門。前者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行業,尤其是煤炭行業生產總量將受到規劃限制。后者包括交通、建材、建筑等行業,其能源需求總量、結構等將發生重大變化。集能源生產者和消費者于一體的電力行業特別是火電行業,將在供給和需求兩端受到壓力,電力行業的低碳綠色轉型、“碳脫鉤”趨勢將最為突出,風、光伏、水發電總量及占比將持續提高,清潔低碳電力的經濟性能持續改善。然而,“綠電”的使用還存在不少限制,迫切需要進一步推進電網改革,增強其對“綠電”的消納能力;改革上網電價制度,向“綠電”適度、有序傾斜;推進“綠電”技術創新應用,提高其技術性能、經濟性能。
姜克雋:當前,我國已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目前已經有央企公布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寶武鋼鐵、國家電網、中石化等,也有不少民營企業公布了碳中和目標。
劉長松:要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推動鋼鐵等重點行業率先達峰、煤炭消費盡早達峰;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建筑發展。企業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增加綠色低碳投資,加強碳資產管理,打造碳中和產業與服務供應鏈,積極參與國家碳市場建設,努力引領行業應對氣候變化。
四、增強領導干部抓好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這對各級黨委政府、全體黨員干部提出了什么要求?
陳迎:碳達峰、碳中和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新生事物”,各級黨委政府要增強抓好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首先要先學一步,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其次要摸清家底,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和行動方案;最后要有長遠戰略眼光,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要有打耐力戰和持久戰的準備。
谷樹忠:各級黨委政府要心懷“國之大者”,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及其他相關規劃計劃、行動方案等,部署安排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相關工作,重點做好碳減排、碳封存、碳吸收、碳利用等工作,推動能源低碳綠色轉型、產業低碳綠色轉型、貿易低碳綠色轉型。
劉長松:目前,部分地方領導干部對碳達峰、碳中和認識不足,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了解不深、重視不夠。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抓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加強干部培訓是關鍵。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宣傳教育和科普工作,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干部培訓體系,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五、以生活點滴“小努力”,達成節能減排大目標
碳達峰、碳中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如何讓人人動起來,為節能減排出份力?
姜克雋: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20年)》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為自身行為對保護生態很重要,但綠色消費、減少污染、分類投放垃圾等行為領域,仍然存在“認知度高、踐行度低”的現象。建議政府發布碳標識,達不到一定標準的產品和服務不能進入采購范圍,以此推動全面營造綠色低碳乃至零碳消費氛圍。
陳迎:日常生活是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按消費側排放計算,全球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與家庭排放有關。低碳生活方式的實現不僅要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習俗深刻變革,還要創造改變生活方式的必要條件,如完善支持行為改變的基礎設施,提供增強生活便利度的公共服務,對綠色低碳生活提供激勵、給出多種選擇,等等。
劉長松:生態文明素養的提升是一項長期過程,要研究制定激勵性的制度安排,促使碳達峰、碳中和的“全民行動”變為現實;要探索更多個性化體驗,促進碳達峰、碳中和從自發向自覺轉變。比如,旅游、交通等行業可制定多樣化、創新性的激勵型碳補償、碳普惠措施,為消費者踐行碳中和行動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