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裹挾蘭州數十年。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氣候條件,特殊的能源結構,加上工業廢氣、燃煤、揚塵、機動車尾氣“四大污染源”疊加,蘭州市大氣污染指數常據全國前列。十幾年來,盡管加緊治理,環境污染依舊積重難返。
2011年,蘭州市委市政府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將環境治理和保護作為重中之重。經過整治,2013年,蘭州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99天,優良率達81.92%。這一切來之不易。省委書記王三運說:“蘭州治污是用決心、行動和效果說話,而決心源于民意,行動勝于綱領,力量來自群眾。群眾強烈的期盼,是黨委和政府下決心、作決策的重要依據。”對于階段性成果,蘭州市市長袁占亭表示,蘭州市將不斷完善治污長效機制,為穩步退出全國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夯實基礎。
治理污染,需要機制的創新。為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實行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精神,蘭州市政府第66次常務會議決定,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并批準設立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
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作為蘭州市行政區域內獨家開展排污權交易工作的平臺,負責建立全市統一的交易市場運行跟蹤管理系統以及交易的日常工作,按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組織實施交易活動,為全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提供交易平臺、信息發布等咨詢服務,辦理交易鑒證。2014年4月30日,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成立,中心以蘭州市申請國家節能減排試點城市為契機,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和金融創新,利用市場手段與經濟杠桿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形成創新的、科學的市場化長效機制,構建起環境保護、節能減排領域各類技術、資本及權益交易完整產業鏈的技術支撐平臺。
國內外環境權益平臺建設的成功經驗。從國際上看,環境權益交易已有較好的市場機制經驗。如美國二氧化硫交易、國際上的CDM的交易等,都是用市場機制來解決環境問題的實踐經驗。截至目前,國內近85%的省份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有專家預測排污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將成為國際上超過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的最大規模交易商品。在政府主導下,以創新的市場機制作為基礎,建設多級環境產權交易市場,將各類污染物排污權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環境能源交易平臺上交易,根據區域發布信息、搜索項目、撮合交易、交易競價及交易鑒證等功能為一體,形成環境權益交易與各種創新金融手段結合所形成的環境金融市場。環境權益市場已經在發達地區成為治污的重要要素市場。
創新長效機制,創建環境權益交易平臺。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依據蘭州大氣污染治理在全國的成功經驗,圍繞“六個中心”,即節能減排綜合服務中心、排污權交易中心、節能量交易中心、生態補償促進中心、節能環保技術與投融資促進中心、低碳城市轉型服務中心。依靠政府賦予交易中心的五項職能:協助行政主管部門做好一級市場排污權(排污量)初始分配,并開展交易工作;為二級市場搭建自由交易平臺;連接綠色金融與綠色技術的功能;信息集散功能;給企業提供一個有效的“造血”平臺。推進蘭州市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創建新平臺。使環境資源無償使用這一工作由單一行政配置轉向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的有償使用,建立兩輪驅動的新模式,進一步加強我省要素市場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為全省的生態保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企業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等項目提供更多資金及技術支持,起到蘭州市先行、先試的帶動作用。有利于全省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助推發展循環經濟,有效促進全省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是環境經濟制度的重大創新,對合理配置環境資源,籌集區域污染治理資金,保障蘭州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樹立“容量有限、資源有價、使用有償”的環境資源價值理念,促進環境容量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企業轉型提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促進全市經濟轉型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