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人們似乎感覺到極端天氣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自己的身邊,從年初歐洲百年一遇的暴風雪,到澳大利亞的大洪水,大自然一次次用事實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氣候變化惹的禍。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國家發改委將于明天(22日)開始在北京舉行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高級別國際研討會。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就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據媒體報道,"十二五"期間,北京、重慶、上海、天津、湖北和廣東等六省市將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碳交易,通俗點說,就是二氧化碳減排量的公開買賣,一家單位、國家、進行節能改造,減少了碳排放,并超額完成碳減排量指標,那么剩余的碳指標就可以用于交易,出售給未完成碳減排量指標的單位。雖然說這聽著有些玄乎,但是就在最近,新疆巴音郭楞、四川南充都將自己減排下來的二氧化碳交易給日本、美國等公司,得到數以十萬、甚至百萬計美元的"買碳款"。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利用市場為節能減排獲取更多的融資渠道:
蘇偉:貫徹落實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當中,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有制度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通過市場的辦法來推動落實“十二五”規劃提出的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要求,實際上“十二五”對這個問題信號非常明確,要把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作為來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重要的手段。
實際上從去年8月份開始我們國家在五省八市啟動了低碳試點,而碳排放交易也被考慮到試點中。盡管目前各省(區、市)都規劃了各自的碳強度減排指標,但確定全國性的碳交易規模究竟能做到多大,還需視"十二五"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而定。正是因為如此,碳排放交易試點的時間表并不明確。
蘇偉:確實是很難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表,但是這個方面還是非常明確的。
如何開展碳排放交易是要等到具體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數字確定后,才能最終測定出到2015年國內將有多大的碳減排空間,進而才能確定屆時的碳交易市場規模,而這是開展碳交易的第一步。
我們國家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決定高了煤炭在我們國家能源消費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如何減少化石能源在整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提高煤炭使用的效率將是我們面臨的嚴峻考驗。然而就在不久前,國家發改委表示,為了應對日趨緊張的電荒,國家將加快審批一批火力發電機組。這是否意味著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呢?蘇偉認為并不能簡單地看待問題:
蘇偉:發展火電也是需要的,特別是在電力比較短缺的情況下,關鍵是要提高火電的效率,另外還是要強調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提高能源的產出效率,我想發展火電并不一定意味著對最終實現碳排放強度下降指標是一個負面的作用,關鍵看你上的火電是不是采用了相對效率比較高的火電機組,比較高的技術。
今年11月29日至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舉行的南非德班。離《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12年12月31日結束,只剩18個月時間。目前對《京都議定書》的悲觀預期彌漫,有觀點認為,"第二承諾期正處于'休克'狀態,名存實亡。對此蘇偉提出了中國的態度和希望:
蘇偉:我們希望首先是要解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發達國家減排指標的問題,德班會議是不是就是一定能夠完成巴黎路線圖所授權的談判任務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是有時候現實也是比較嚴酷的,可能還是要考慮到采取一個務實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只要能夠逐步的推進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進程,我想這就是德班會議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