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出席發布會,介紹科技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科技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先生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首先通報幾項我部近期重點工作。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部署,中央宣傳部、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寫《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學習綱要》),近日已由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
《學習綱要》全面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生態文明領域的原創性貢獻,系統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權威輔助讀物。
生態環境部把學習宣傳貫徹《學習綱要》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要求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自覺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不斷開創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二、積極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根據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綜合考慮申報地方工作基礎、實施意愿和推廣示范效果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了23個地方入選氣候投融資試點。
這23個地方是:北京市密云區、通州區,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太原市、長治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遼寧省阜新市、金普新區,上海市浦東新區,浙江省麗水市,安徽省滁州市,福建省三明市,山東省西海岸新區,河南省信陽市,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湖南省湘潭市,廣東省南沙新區、深圳市福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重慶市兩江新區,四川省天府新區,陜西省西咸新區,甘肅省蘭州市。
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和指導試點地方建立各相關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機制,積極培育具有顯著氣候效益的重點項目,加強對碳排放數據質量的監管,積極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同時定期組織對試點工作進展和成效進行總結評估,及時梳理試點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探索一批氣候投融資發展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三、制定《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指南》
生態環境部近日制定并將印發《長江流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編制指南》,指導長江流域各省份制定實施本行政區域總磷污染控制方案,科學有序推進總磷污染控制工作,持續提升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指南》要求各地在全面總結“十三五”總磷污染控制成效與經驗的基礎上,精準識別行政區域內總磷污染問題,系統分析問題成因,結合各地實際,科學確定總磷污染控制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
同時,《指南》將圍繞工業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流域生態保護及內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方面,提供大量可供參考的污染控制路徑,指導各地綜合運用工程、政策、技術等措施,確保完成總磷污染控制目標任務。
劉友賓:下面,請鄒首民先生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
鄒首民: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科技工作的支持,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討生態環境科技工作。
生態環境科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利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科技創新引領支撐是貫徹落實“三個治污”要求,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著力加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努力提升生態環境科技服務能力。借此機會,我先向大家簡要通報一些主要的工作進展。
一是夯實科學基礎,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面向生態環境科技前沿,聚焦影響環境質量關鍵科學問題,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在重污染天氣成因定量化和精準預報、天地一體化水環境監控預警、水氣污染物控制、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實現一批關鍵技術突破,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提供了科技支撐。
二是深化科技幫扶,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聚焦行業企業治污需求和地方管理需要,創建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組織開展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通過“一市一策”“一題一訓”等多種方式,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應用,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
三是整合科技資源,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堅持面向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重大需求,創新組織方式,聯合不同領域500多家優勢科研單位,近萬名科研人員,組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構建協同攻關模式,為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等貢獻科技力量。
四是加強科普宣傳,構建全民參與治理體系。堅持把全民生態環境科學素質提升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堅持面向直接影響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污染物防治等重點領域,創新科普方式方法,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推動形成人人參與、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充分發揮科技利器作用,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我就簡要通報這些,非常愿意回答各位媒體朋友關心的問題。
劉友賓:下面,請大家提問。
答記者問
科技日報記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其中科學是基礎。請問生態環境部在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有哪些考慮?
鄒首民:謝謝你的提問。您所說的科技前沿布局方面我們的理解是應用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整個科技創新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開關”。加強生態環境應用基礎研究,有助于深化對污染成因機理和演變規律的認識,能夠促進提升污染防治攻堅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十四五”期間,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深入推進,一些新問題逐漸凸現,迫切需要在基礎應用研究方面進行一批前瞻性布局。我們考慮主要是四個方面:
一是圍繞建設宜居地球環境,探索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擾動下的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環境系統科學理論,揭示污染物形成、遷移、轉化的能量流動和元素循環過程,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基礎理論。
二是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開展新形勢下細顆粒物和臭氧復合污染的化學和傳輸機制,復雜條件下流域水環境、水生態退化成因及修復機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成因與污染過程解析、分配擴散,危險廢物代謝轉化過程中的微結構調控機理和循環利用機制,近岸海域氮磷營養鹽在河口-近海的歸趨變化機制及關鍵生物過程等研究,為切實提高環境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學基礎。
三是圍繞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形成機理和演變機制;關鍵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對區域環境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機制;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及維持演化機理、典型外來物種入侵機制等,預測未來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發展變化趨勢,提出區域生態產業布局、生態安全格局設計的技術途徑和調控機制。
四是圍繞環境健康風險防范,開展新污染物毒性測試、危害機理、計算毒理、暴露預測、環境歸趨、追蹤溯源、監測檢測以及對健康影響等研究;開展以計算毒理學為基礎的高通量虛擬篩選技術原理、體外高通量和高內涵靶向測試方法原理研究,支撐環境基準的科學制定。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協調國家科技部門,形成合力,推動相關研究。謝謝大家。
南方周末記者:剛才提到我們在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研究,今年上半年臭氧的濃度有所反彈,請問近年來在科技支撐臭氧污染和PM2.5協同防控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攻關有哪些成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鄒首民:謝謝你的提問。臭氧濃度受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前體物排放以及氣溫、輻射強度、濕度、風速等氣象條件的共同影響,特別是晴天輻射強度高的情況下臭氧污染形成的幾率非常高。研究表明,臭氧濃度與VOCs和NOx排放呈現顯著的非線性關系,臭氧污染防治具有復雜性、動態性、區域性和長期性等特點,迫切需要科技支撐。為有效科技支撐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主要開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科學研究,夯實科學治污基礎。研究制定了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科技攻關方案,通過38個預研課題的研究,以及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組織開展的綜合立體觀測實驗,逐步探明了臭氧污染形成的機理,進一步深化了對臭氧污染成因及其影響因素的認識,提出了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思路和污染減排策略,這些都為臭氧污染科學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堅持科技先導,完善精準防控體系。在預測預警方面我們逐步形成了天地空一體化的臭氧及其前體物綜合立體監測體系,基本實現了短期精準預報和中長期趨勢預報。在重點行業前體物減排方面,突出重點防治,針對不同行業的臭氧主要前體物排放情況,開展精準管控和協同減排。在監督幫扶方面,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有效融合衛星遙感、自動監控等多源監管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協同分析,大幅提升了問題線索識別的精準度,實現了任務清單的在線推送和在線監督幫扶。
三是強化科技幫扶,助力地方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組織實施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派駐52個專家團隊深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等區域54個城市一線進行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幫扶指導。各城市工作組強化臭氧污染來源和成因分析,幫助地方精準識別在臭氧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綜合解決方案;建立會商機制,在區域臭氧污染發生前組織開展臭氧污染形勢分析和污染過程專家會商,剖析污染成因并明確污染防治對策,加大區域聯防聯控的力度;及時總結回顧,定期組織召開研討會、培訓會和交流會,凝練各城市污染防治的進展成效和存在問題,助力駐點工作組不斷提升科技幫扶能力;創新工作方式,通過城市間“互助式”技術幫扶、省級專家團隊和各市專家團隊點面結合等方式,提升駐點跟蹤研究成效。“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工作是邊研究、邊產出、邊應用、邊反饋、邊完善,幫助地方提升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有效性。
總的來說臭氧污染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科技主管部門,進一步研究臭氧污染的成因及轉化機理;加強科技幫扶行動,督促地方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使科研成果盡快落地,支撐地方臭氧污染的精準治理。謝謝!
新黃河記者:我們關注到開展科技幫扶是生態環境部支持地方和企業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的舉措之一,請介紹一下這方面工作的最新進展?
鄒首民:謝謝你的提問。科技幫扶是生態環境部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污要求和促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科技幫扶工作,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在重點區域流域組織開展了“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等,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優化完善,與科技部聯合印發《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計劃》,旨在組織動員全國生態環境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充分調動全社會科技資源投身污染防治攻堅戰一線,通過“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一事一議”科技咨詢服務、“一題一訓”技術培訓等多種模式,為地方和企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引領。自行動計劃印發一年來,科技幫扶工作進展成效顯著。
在“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方面。圍繞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防控,52個團隊深入54個城市一線開展科技幫扶行動,綜合運用立體觀測、智慧管控等科技手段,幫助地方精準識別在大氣污染治理和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一市一策”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共報送預警預報、成因分析、技術指南等專報1800多份,為地方提供咨詢建議120多份;圍繞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啟動駐點跟蹤(二期)研究工作,向長江沿線53個城市派駐專家團隊,從水生態評估與修復、重點水域水質改善、面源污染防治、智慧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開展駐點研究和技術指導。
在“一事一議”科技咨詢方面。針對河南省及云南西雙版納、山東濰坊、江蘇太倉等科技需求,為相關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服務200余次,幫助推動解決在綠色發展中遇到的難點。
在“一題一訓”科技培訓與成果推介方面。圍繞臭氧污染防控、長江生態保護修復等舉辦30余期專題技術培訓和專家會商,累積培訓人數超過40萬人次。
這個行動計劃印發以來各地也積極響應,浙江、江蘇、河南、安徽等地也組織了省一級的科技幫扶隊伍,深入污染防治攻堅戰一線,幫助系統解決具體的污染防治問題。
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國家長江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在長江水質改善特別是減磷方面有哪些科研成果?是否有具體的案例?
鄒首民:謝謝你的提問。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大保護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更好推動精準、科學、依法治污,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和管理支撐的深度融合,2018年生態環境部成立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重點以支撐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為目標,以集成應用為導向,以水專項等研究成果為基礎,著力開展以磷為核心的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流域58個駐點城市(一期)“一市一策”和流域生態環境智慧決策平臺等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支撐了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一是系統診斷了長江流域總磷污染問題及成因。識別出總磷為流域斷面首要超標(超過Ⅲ類水)因子比例達57.3%;污染源中農業源占比最高,達60%左右,但工業源入河系數較高、對水體影響更加直接;四川盆地、洞庭湖流域、鄱陽湖流域和長三角地區是總磷污染突出區域。
二是繪制了長江磷污染流域分布一張圖。形成了長江流域不同水文條件下,主要控制單元磷污染空間分布數據庫,核算了駐點城市及主要控制單元磷污染物動態納污能力。
三是形成了長江磷污染分區管控策略和方案。針對長江上、中、下游,分別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污水除磷、實施源分離等策略;針對岷沱江、烏江、洞庭湖、武漢城市群等“三磷”重點管控片區,實施源頭治理和差異化治理等策略;形成了長江流域磷污染“來源解析-過程模擬-總量分配-污染治理-模式推廣”的管控方案。
四是研發集成了長江磷污染治理系列技術。構建技術評估方法,進行技術篩選、研發和集成,形成了針對黃磷、磷礦、磷石膏、磷肥和含磷農藥污染控制的28項技術。
以上成果在長江磷污染治理中已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這里我簡單舉兩個例子。
一個例子是長江支流洋水河流域,貴陽駐點幫扶工作組對這個流域10余家涉磷企業進行減磷精準幫扶,經過近兩年多的治理,2019年出境斷面總磷濃度由2018年的0.35mg/L降低并穩定在0.2mg/L以下,這就是III類標準,解決了60年以來總磷超標“老大難”問題。
還有一個例子是浙江嘉興南湖,嘉興駐點工作組對南湖進行科技幫扶后,總磷濃度由0.16mg/L降至0.1mg/L以下,基本穩定達到IV類以下,最低達0.05mg/L,2020年年底開始從V類提升到III類,并穩定至今。
歡迎大家有機會去南湖看看,目前水質改善效果非常顯著。我就說這些,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近年來中央財政大力支持生態環境的投入,2022年度中央生態環境資金支持情況如何?生態環境部在引導資金方面開展了哪些相關工作?
鄒首民:資金投入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基礎性保障。生態環境部堅持“兩手抓”,一方面積極爭取財政資金的公益性支持,一方面積極引導金融資金的市場化支持。
在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方面,我部積極推進重大工程項目謀劃和儲備,目前已建成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截至7月底,項目儲備庫共儲備項目10000多個,總投資需求6500多億元。做好項目儲備前期工作是落實中央財政“讓項目等資金,不能讓資金等項目”要求的重要舉措。我部配合財政部管理的中央生態環境資金主要有四個方面,分別是大氣、水、土壤三個污染防治資金和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這四項資金共安排了621億元,較2021年增加49億元,增長了8.6%。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央財政對生態環境資金投入持續增加,實屬不易,體現了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在引導金融資金支持方面,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為拓寬生態環境保護投融資渠道,引導金融資金精準投入,2021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銀行等10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機制,建立了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印發《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支持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八大領域項目,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更加精準的資金支持。我們通過征集地方需求,加強入庫指導,篩選出具有良好環境和經濟效益的項目,定期推送給這10家金融機構。今年7月份,我們第一批共推送了139個項目,以后每兩個月定期向金融機構推送項目。
這兩個項目儲備庫,一個是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一個是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相互補充、互不重疊、錯位發展,共同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資金支持。下一步,我們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一是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支持,第二是主動為金融機構提供好的項目。同時,把項目管理好,提高資金的使用成效。
中國日報記者:環保產業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請問近年來環保產業的發展狀況如何?環保技術支撐環保產業發展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鄒首民:謝謝您的提問。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是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逐步提升。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2021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1.8%。
二是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有力支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火電廠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燒、燃煤煙氣治理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電廠群。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制漿造紙清潔生產與水污染全過程控制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自動化、成套化、智能化、立體化進步顯著,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環境監測的儀器設備基本上都能國產。
“十三五”以來,得益于技術的進步,我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了9.5億千瓦,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產能達到6.2億噸,完成了2800余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新建城市垃圾焚燒場240座,新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約64萬噸/日,垃圾焚燒發電廠已成為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重要場所之一。
三是環保產業體系和布局更加優化。我國形成了全鏈條的環保產業體系,涵蓋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投資運營、綜合咨詢等環節。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我國環保產業體系正在向低碳、綠色、循環發展等領域快速拓展。在產業布局上,東部地區的環保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深化,中部地區迅速崛起,西部地區快速追趕,每個省都有環保產業的布局。
四是環保產業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包括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服務、環保管家、環境金融服務已呈快速發展態勢,PPP模式逐步規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正加速向環保領域滲透融合,提升了精準治理效果。
可以說,環保產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貢獻顯著,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請問COP15第二階段會議目前籌備進展如何?對于會議成果有何預期?中方將如何發揮主席國作用?
劉友賓:COP15第一階段會議已于2021年10月在云南昆明以線上線下方式成功舉行,期間召開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歷史上首次領導人峰會,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宣布中國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等東道國舉措,會議通過了《昆明宣言》,為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進程注入強大政治推動力。在這里,要特別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在去年會議期間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報道,為第一階段會議的成功舉辦發揮了重要作用。
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于12月7日至19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辦,會議最重要的標志性預期成果就是通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了推動“框架”的談判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中方作為主席國一直不遺余力地發揮領導力和協調作用。自COP15第一階段會議以來,中方已經組織召開了34次主席團會議,為相關會議籌備和談判進程提供組織安排和指導意見。今年7月,黃潤秋部長作為COP15主席,應邀出席202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圓桌會,期間就推動COP15第二階段會議成功召開、達成“框架”與各方廣泛進行溝通協調。
從《昆明宣言》中反映出的共識來看,“到2030年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到2050年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是大家共同的期盼,也需要各方充分參與。在未來的幾個月,中方作為主席國,將在現有階段性共識和政治推動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領導力、協調力、推動力,就重點議題和重要日程與各方進行協調,堅持公平、透明、締約方驅動的原則,確保最廣泛的參與,同時要充分借鑒和吸取“愛知目標”執行中的經驗和教訓,完善和強化保障機制,推動構建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
希望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話題,關注COP15第二階段會議的有關情況,積極參與二階段會議新聞報道,為會議的成功舉辦貢獻力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4月,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理事會成立,請問目前平臺匯集了哪些環保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鄒首民:謝謝您的提問,感謝你對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的關注。為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構建新時代服務型生態科技創新體系,幫助地方解決在治污過程中“有想法、沒辦法”的問題,我部于2019年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為提升平臺的服務能力和權威性,今年4月成立了平臺理事會,主要是為了匯集政府、科研院所、企業、社會團體等各方力量共同維護和服務好平臺,為地方和企業提供服務。
這個平臺上線以來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效果不斷提升,努力實現三個既定目標:
一是力爭網盡天下環保好技術。目前,平臺已匯聚各類優秀科技成果4800多項,主要來自國家或省部級科技獎項、國家部委或省級發布的技術目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通過評審的企業自薦技術,涵蓋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等10余個領域,技術條目瀏覽總量超過220萬次。
二是主動回應各方環保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疫情防控等熱點問題,平臺開設“無廢城市”“VOCs污染防治”“應對疫情”等10余個專欄專區,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快速響應各方面的迫切需求,針對園區污水處理廠重金屬超標、惡臭氣體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技術難點,組織技術團隊幫助解決。
三是堅持匯聚環保專家做服務。目前,平臺注冊用戶超16000人,總訪問量突破153萬人次。圍繞長江“三磷”綜合整治和夏季VOCs治理攻堅行動等專項行動和環保熱點問題,組織開展35場線上專家直播講座,累計60余萬人觀看并參與了互動,在一線環保工作中的反響比較積極。
同時,我們也積極開展線下活動,先后在成都、長沙、南京、廣州、天津等地舉辦系列成果推介活動,累計推介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近600項,為1500余家企業提供了科技咨詢服務。針對特定具體問題,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服務200余次。
總的來說,目前這個平臺運行良好,希望各位媒體多關心、多支持、多宣傳,使這個平臺能夠更好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服務,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較晚,工作基礎比較薄弱,目前在治理新污染物方面采取了哪些科技手段,下一步科技支撐方面有什么重點考慮?
鄒首民:謝謝你的提問。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對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提出了新污染物治理的主要目標任務和重要行動舉措,其中,也強調要加大新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撐力度。
目前,我國在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監測分析、風險評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術研發與評價等方面開展了一些工作,研究建立了“篩-評-控”逐級識別與分類管理的新污染物治理體系,形成了《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方法框架性指南(試行)》等系列標準/技術規范,有效支撐了新污染治理工作。但總體來說,科技支撐的基礎相對薄弱,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加強與國家科技部門的協調聯動,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強化科技支撐。
一是加強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關。積極推動在國家科技計劃中部署相關研究項目,加強新污染物毒性測試、危害機理、計算毒理、暴露預測、環境歸趨、追蹤溯源、監測檢測等基礎研究;大力研發新污染物綠色替代品、替代技術、減排技術和治理修復技術,加快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技術推廣,提升新污染認知和治理修復能力。
二是推動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在新污染領域推動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強化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學觀測研究站體系,打造新污染物領域的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切實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水平。
鳳凰衛視記者: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對生態環境的科技要求越來越高,需要科技破解難題。請問生態環境部如何利用科技這一利器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鄒首民:謝謝你的提問。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部充分發揮科技利器作用,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大家看到,近年來生態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都有一份科技貢獻的力量。
一是以科技項目為龍頭,夯實科學治污基礎。在國家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領域重點研發項目,突破了重污染天氣成因定量化精細化解析和精準預測預報、天地一體化水環境監控預警、水氣污染控制、重金屬污染地塊安全處置等一批關鍵技術。這些技術的突破為科學治污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促進科技創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組織實施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通過“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一題一訓”技術培訓、“一事一議”科技咨詢服務等多種方式,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應用,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目前,在重點區域流域派駐105個專家團隊,深入107個城市,為地方和行業企業把脈問診開藥方。同時,剛才我也說到創建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利用這個平臺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服務。
三是以創新組織方式為途徑,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為服務好國家重大決策行動,我們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創新組織方式,聯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500多家優勢單位,匯聚各領域近萬名科研人員,組建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了大兵團聯合作戰的協同攻關模式,在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統籌長江黃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等方面貢獻科技力量。
總的來說,我們也希望科學家能夠牢記“國之大者”,真正發揮科學家的集智和力量,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地方和企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科技力量。最后再次感謝各位媒體對生態環境科技工作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繼續多關心、多支持我們科技幫扶、成果轉化等工作。
再次謝謝大家。
劉友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